出虚汗是怎么回事,出虚汗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二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 常出虚汗的孩子,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 。 作为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 据笔者了解,目前用于治疗虚汗症的药物尚不多,而以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虚汗停颗粒”较为著名 。 奇星“虚汗停”是以宋代著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牡蛎散”为基础,经对原处方进行调整和改进,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精制而成 。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法则,精选煅牡蛎、黄芪、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等诸味药材科学组方和配伍,达到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目的 。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虚汗停”用于治疗气虚或气阴两虚引起的自汗、盗汗疗效显著 。 )
自汗多属于气虚不固,治疗上宜补虚敛汗 。 如果患者出现汗出恶风,动则加重,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等症状,中成药可以进用玉屏风口服液、贞芪扶正胶囊 。 汤药可以选用经验方:

芪15g

术10g

风10g
麻黄根10g
浮小麦10g
生牡蛎20g
水煎服,每日2次 。
饮食疗法可用瘦猪肉50g,浮小麦30g,
黑豆30g 。
瘦猪肉洗净切块,加人浮小麦与黑豆煮熟,吃肉和豆,喝汤,每日1剂,可以辅助治疗自汗 。 外治法:取郁金30g,五倍子9g,研成细末 。 取10g细末,用适量蜂蜜凋成两块2分钱硬币大小药饼,置于双侧乳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治疗自汗 。
平时自汗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勤洗澡,更换衣被,保持身体清洁,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 。 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不宜吃生冷瓜果及蔬菜还要适当节制房事 。 每天多饮水,维持体内正常液体量 。
另外,风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常出现自汗,治疗应针对原发病 。 这里讨论的仅仅是单纯性自汗的治疗,切不可一概而论 。 必须诊断清楚,方可遣方用药 。
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治疗上宜滋阴降火 。 如果患者夜寐盗汗,手足心热,
心烦口干,舌红少苔 。 中成药可用知柏地黄丸治疗 。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母10g

柏10g
银柴胡10g

薇10g
浮小麦10g
麻黄根10g
生地黄15g

归10g

叶9g
水煎服,每日2次 。
人经常出虚汗是为什么 可能是气虚导致的
气虚是人体某一脏腑或全身功能减退的表现,除了出虚汗外 ,时常伴有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头晕耳鸣、心悸怔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等征象 。

建议食用些补气的食物
如 栗子、榛子、莲子、花生、白扁豆、山药、百合、黄豆、蚕豆、刀豆、豇豆、豌豆、、赤小豆、南瓜、丝瓜、淡菜、苹果、樱桃、荔枝、红枣、菱角、蘑菇、糯米、粳米、小米、大麦、荞麦、鲫鱼、泥鳅、青鱼、章鱼、链鱼、黄鳝、镢鱼、黑鱼、墨鱼、鲚鱼、带鱼、鲳鱼、黄花鱼、鲈鱼、蛋类、乳鸽、鹌鹑、鸡肉、雉鸡、兔肉、牛肉、黄羊肉、驴肉、猪肉、猪脑、猪肾、羊肚、动物心脏、青蛙、海参等 。

必要时可以到中医院就诊
老是出虚汗,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