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期间工资

  产假期间工资发放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判断,产假期间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发放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则产假期间,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
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企业在全面测评职工潜在形态劳动的基础上,结合职工所在岗位或所任职务,在劳动前为职工预先确定报酬标准,供劳动后实际支付工资时做依据的包括工资等级、工资标准、定级升级、工资调整、支付形式等一系列制度规定的综合 。 总结实践的经验,基本工资制度一般有,岗位技能工资制、基数等级工资制、岗位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职务等级工资制、多元结构工资制和薪点工资制等几种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

我国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仍然能够获取工资,产假期间工资发多少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该员工没有缴纳生育保险,那么在产假期间的工资与产假前的工资一样 。 第二种就是缴纳了生育保险,职工可以获取补贴,该补贴是由生育保险基金发放,具体金额是该职工的平均工资除以30然后乘上假期,按照我国法律,产假一般为98天,特殊情况可额外增加天数 。

产假期间工资

文章插图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 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
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规定: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其他 。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