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玉米为什么会缺锌?如何防治?


【防治】玉米为什么会缺锌?如何防治?

文章插图

【常见问题】玉米种植常见生理性病害其中之一就是缺锌 , 那么玉米为什么会缺锌?
玉米缺锌发生的原因
土壤有效锌含量低是主要原因 。 石灰性土壤、盐碱土壤和风沙土壤为严重缺锌土壤类型 。 这类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 , 大多在1%左右 , 保水保肥能力较差 , 大多有效锌含量不足1-1.5mg/ kg 。
盲目大量施用磷肥是诱发缺锌的另一原因 。 磷和锌二者会起拮抗作用 , 植株P/Zn值≥400时 , 植物极易出现缺锌症状 , 原因是锌和磷酸根混合易形成磷酸锌沉淀 , 从而降低了锌肥的有效性 。 有实验证明 , 不施磷肥的植株样本 , 锌的浓度随供锌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 而施用高量磷肥的植株样本 , 锌的浓度相应降低 。 这说明磷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玉米对锌的利用 , 引发玉米缺锌 。 事实上 , 发生玉米缺锌的地块 , 都有大量施入磷肥或含磷肥料的记录 。 另有资料显示 , 玉米地亩施用磷酸二铵(含磷量46%)超过30公斤时 , 将有不同程度的缺锌表现 , 有时只是轻微而未被发现而已 。
高产地块由于连年高产 , 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锌而没有及时地归还锌养分是玉米缺锌的第三大原因 。 特别是玉米连作严重 , 产量极高的地块更为突出 。
【常见问题】玉米缺锌有什么主要的症状特征?
其主要症状为:出苗后1-2周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 , 即“白芽”病;3-6片叶时症状更为明显 , 表现为新生幼叶脉间失绿 , 呈淡黄色或黄白色 , 叶片基部发白 , 俗称“白苗”病 。 缺锌的玉米生长后期植株矮小、节间变短;结实少、秃尖缺粒 , 从而严重减产;更严重者 , 叶片叶肉组织坏死 , 变成半透明薄膜状 , 植株死亡绝收 。
【常见问题】玉米缺锌如何防治?
首先 , 通过土壤补充锌肥 。 常用的锌肥有硫酸锌、氧化锌等 , 可以作基肥或追肥 。 硫酸锌的建议亩用量为1-1.5公斤 , 可与酸性氮肥、有机肥、复合肥等混合施用 。 如果用来浸种 , 硫酸锌浓度为0.1%-0.2%;如果根外喷施 , 幼苗期硫酸锌浓度为0.01%-0.05% , 后期叶面喷施浓度为0.1%-0.2%;拌种用量为500克种子对1-3克 。 需要注意的是:锌肥最好不要和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等)混合使用 。
其次 , 科学施用磷肥 , 避免拮抗 。 因磷肥的移动性差 , 建议磷肥穴施、条施 , 即集中施用 , 即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 既能提高磷肥利用率 , 还能有效降低磷与锌发生化学作用的几率 , 有利于发挥锌肥及土壤中锌的作用 。 另外 , 含磷肥料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佳 。
再其次 , 多用腐熟的农家肥 , 有效补锌 。 腐熟的农家肥含有大量的有机态锌 , 而且有效性好 , 肥效期长 。 增施农家肥 , 能够满足玉米生长对锌的需要 , 同时 , 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 促使土壤中锌有效释放 。 实践证明 , 每年都往土壤中施用腐熟农家肥的玉米地(年施入量在1500-2000公斤) , 几乎没有玉米缺锌症发生 。
【【防治】玉米为什么会缺锌?如何防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