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写的

导语: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很多关于难忘的诗句,其中,小编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意思是追寻真理方面的过程中,要行进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那么,你知道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吗?到底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写的呢?一起来了解 。
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屈原
屈原 。“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全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的过程中,要行进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
屈原名字怎么来的?
屈原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意思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叫做“平”,字叫做“原” 。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 。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 。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征;“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征,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
司马迁曾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 。”楚国王室为芈姓熊氏,芈姓是就母系而言,熊氏是就父系而言 。屈原系王族之后,和楚怀王熊槐为本家 。春秋时期,楚武王封儿子“瑕”到屈邑去做首领,因为瑕王子本来在朝中做官,做得不错,就让他去享用屈邑的物产,人们于是称他为“屈瑕” 。由此,楚王为芈姓熊氏,屈氏就成为了熊氏的一个支氏 。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 。后来姓氏合一,就不再存在这个问题 。
关于《离骚》:
屈原离骚
【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写的】《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