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哺乳期便秘,这些常用药真的安全吗?

很多新生儿妈妈在妊娠和哺乳期时,都会面临便秘的这个问题,那么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哪些?安全性又如何?
非药物治疗 [1, 3, 4]
1. 改变膳食习惯: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推荐每摄人膳食纤维 25~35 g,每日至少饮水 1.5~2.0L 。
2. 适度运动:很多孕妇会担心运动对胎儿不利,而实际上 , 适度的运动不仅对胎儿无害,而且对于孕妇减少便秘症状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患者更有益 。
3.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 2 h 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

妊娠和哺乳期便秘,这些常用药真的安全吗?

文章插图
药物治疗
据 2016 年 INRUD 中国中心临床安全用药组的报告数据,全国报告的用药错误中 , 妊娠和哺乳期用药错误占 1.27%[5] 。鉴于这一特殊时期用药错误可能对胎儿和孕产妇自身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强合理用药意识的十分重要 。本文对治疗便秘的药物总结如下:
1. 容积性泻药
(1) 麦麸
妊娠和哺乳期可用 。
以小麦纤维素颗粒为代表 , FDA 妊娠期安全性分级为 B 级,美国胃肠病学会慢性便秘诊疗指南的推荐为 II 级、B 级 。本类药起效较慢,仅适用于轻度便秘患者 。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开展的多中心研究表明 , 口服小麦纤维素颗粒 3.5 g/次,2 次/d,用药 7 d 与 14 d 有效率分别达到 90.0% 和 93.6% , 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6] 。
本品可加入食物、饮料中服用,如汤、粥、牛奶、果汁等,非常适合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该药时需补充足够液体,每次 200 ml 左右的液体一起服用可达最佳效果;另外 , 少数患者服用后会出现腹胀和腹鸣,但一般很快会消失;具有肠梗阻的患者不宜使用 。
(2) 欧车前
妊娠和哺乳期可用 。
除了麦麸外,欧车前也本类药物的一员,其妊娠期安全性等级和推荐级别与麦麸相同 。欧车前有多种生理活性 , 在临床上多用于便秘、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结肠癌及炎症性肠道疾病等 。
国内外已经上市的欧车前单方制剂主要为欧车前亲水胶散剂,成分为欧车前子外壳,妊娠和哺乳期均可使用 。常用量为 5.8 g/次 , 1~3 次/d 。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纳差等不适;此外 , 服用欧车前尚需注意可能引起支气管哮喘以及威胁生命的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 。
2. 渗透性泻药
(1)乳果糖
妊娠和哺乳期可用 。
以乳果糖口服液为代表 , FDA 妊娠期安全性分级为 B 级,美国胃肠病学会慢性便秘诊疗指南的推荐为 I 级、A 级 。由于不被吸收入血,不影响营养吸收,不影响胎儿发育,不影响哺乳,不会引起血糖波动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 , 乳果糖同样适用 。正是由于具备这些特性,乳果糖是目前我国应用于治疗孕产期便秘常用的通便药,也被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孕产妇便秘 。
常用起始 30 ml/d,维持 15~30 ml/d,疗程 2~4 周 。临床实践表明 , 乳果糖治疗妊娠期便秘,平均粪便性状显著改善 , 治疗有效率、满意率高,无治疗后严重不良反应 。乳果糖应用于产后女性,显著改善肠蠕动功能、大便性状,缩短住院时间 [7] 。
(2)聚乙二醇 4000
目前仍有争议 。
聚乙二醇能否在妊娠期使用目前仍有争议 。尽管动物实验未发现本药有致畸或胎儿毒性,但其在人类妊娠期的安全性研究有限,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因此,妊娠期间使用本品应当谨慎 。而在哺乳期,由于本品极少被吸收,相对安全,可以使用 。
常用剂量为 10 g/次 , 1~2 次/d 。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停药 24~48 小时多可恢复 。对有小肠和结肠疾病患者禁用 。由于本品含有山梨糖醇,果糖不耐受者禁用 。
(3)盐类泻药
不推荐使用 。
盐类渗透性泻药口服后起效快 , 仅适用于短期症状缓解 。由于长期应用可引起高镁血症、高磷酸血症、脱水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不推荐使用 。
3. 润滑类泻药
(1)多库酯钠
妊娠期和哺乳期可短期使用 。
多库酯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口服后在肠道内促进水和脂肪类物质浸入粪便,通过物理性润滑肠道排便 。其作用温和 , 起效慢,在妊娠期可短期使用 。其在 FDA 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 C 级,美国胃肠病学会慢性便秘诊疗指南的推荐为 III 级、C 级 。
常用剂量为 100~300 mg/d , 首次排便前使用高剂量,维持阶段使用低剂量 。不良反应主要有胃痉挛、恶心、腹泻 。此外,多库酯钠可通过胆汁吸收并排泄,可能会在乳汁中分泌 。哺乳期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能长期使用 。
(2) 其他润滑类泻药
妊娠期禁用 。
开塞露、蓖麻油虽然本身没有毒性 , 但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妊娠期应当禁用。口服矿物油等可影响母体对脂溶性维生素 A、D、E、K 的吸收,使新生儿易发生低凝血酶原症,也不宜于使用 [8] 。含有麝香的中草药栓剂、乳膏剂等在妊娠期均应当禁用 。
4. 刺激肠壁神经的药物
妊娠和哺乳期禁用 。
【妊娠和哺乳期便秘,这些常用药真的安全吗?】 以比沙可啶为代表,通过刺激肠道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肠道蠕动,而引起排便 。该类药物可引起严重的腹绞痛,长期使用还会造成水、电解质紊乱,且可分泌于乳汁中,也不适宜于妊娠和哺乳期使用 。

    推荐阅读